亚里士多德著作原始文本曾经被多次毁身灭迹!
【本文提要】
中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最早最具权威的著名翻译家苗力田说:
亚里士多德著作经历过五次传承断裂,原著消失不见踪影。现在所见的全部版本都是来自阿拉伯人,但是在阿拉伯地区也已找不到原书。
以上令人惊悚之论间见中文版苗力田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的译者前言中。兹摘要述评如下:
【亚里士多德原稿的第一次毁灭】
1/据说,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殁后,吕克昂学院(子虚乌有的亚里士多德的雅典学院)由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和朋友塞奥弗拉斯特(Theophrastos)主持。
后者在公元前288(?)年逝世前,把藏于亚里士多德的稿本托付于斯开普斯(Skepsis)的纳留斯(Neleus)。
纳留斯渡海,从雅典把原稿全部带回他小亚细亚的故乡。后来,因社会变乱,这批稿本被藏于斯开普斯的地窖中,一直沉睡了一百多年。
【何按:据此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发生了第一次失踪,失传失踪时间竟然达到上百年。】
直到公元前1世纪,这批消失百年的珍贵手稿又被“有人”(谁?)神奇地发掘出来,卖给了“台奥斯的哲学家阿柏里康“(Apellikon),因而重新被带回雅典。
【亚里士多德原稿的第二次毁灭】
据西方历史说,公元前86年罗马王苏拉攻占了雅典城后,发现了亚里士多德的这批书稿,他将其劫运到罗马城。而后这批手稿经历多次转手和转抄,以至乱散讹诈误,面目全非。
苗先生说:
“经两个世纪岁月的腐蚀,播迁散乱,这批稿子已经面目全非。又加上誊抄手文化不高、讹误百出,所以稿件的内容次序、写作先后完全不可辨认。”
【何按:没人知道亚氏的原稿究竟是写在泥巴板板,羊皮或者牛皮,还是埃及芦苇草席上的。但是这并不重要。总而言之,全部亚里士多德著作手稿在公元2世纪,已被罗马人搞得彻底毁坏,“面目全非”。相当于第二次毁灭。】
【亚里士多德原稿的第三次毁灭】
罗马帝国时代后期,罗得斯岛的一个罗马人安德罗尼珂(Andronicus)从不知何处得到了这批草稿。据说他曾经重新加以编撰整理,为其编撰了一套目录。——这大概是公元前60年前后(中国西汉时期)的事情。
但是安德罗尼珂当时已经搞不清这些著作的写作年代。而且最更加荒谬的是,在安德罗尼珂身后,他所苦心孤诣编集整理的这部亚里士多德全集竟然第三次失去了踪迹。
于是,苗力田先生对这个不断失踪又不断失而复得的传说故事,发出了如下的感慨和评论(原文):
“——这样一个传奇故事,说来虽也凄婉动听,但总难免启人疑窦。”
【何按:请注意苗力田先生的评论——“这样一个传奇故事,说来虽也凄婉动听,但总难免启人疑窦。”苗先生说的很客气,没有说这故事其实可能都是瞎掰。
苗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从上个世纪的50年代起,毕生从事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翻译和研究,辛辛苦苦做了一辈子。他把亚里士多德全集翻译为中文。但是他也是一位卓越的独立思考者。他对所翻译的这些著作的来历,对西方人讲的关于亚里士多德著作不断失而复得的故事,看来其实是未必相信的。】
【亚里士多德原稿的第四次毁灭】
这个安德罗尼珂版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全集在其身后,竟然也遭遇了彻底的毁灭。
苗力田先生说:
“——现在所见到的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形式次序和每篇的标题,都应归功于安德罗尼珂,这已是人所公认的了。”
但是苗力田先生又说: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安德罗尼珂所编定的《全集》全部失散了,甚至连一份目录也不曾保存下来。”
【何按:请注意,苗先生的上述这两个说法实际上存在严重的矛盾:
(1)——现在人们所见到的亚里士多德著作,都是安德罗尼珂编写的,这是人所公认的。
(2)——但令人遗憾的是,安德罗尼珂所编定的《亚里士多德全集》全部失散了,甚至连一份目录也不曾保存下来。】
——问题是,既然安德罗版本完全没有保存下来,那么,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亚里士多德全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亚里士多德原稿的第五次毁灭】
苗先生明确告诉人们:
——“到公元三世纪前后,(安德罗版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已经全部失散,连一分目录都没有保存下来。”
“第欧根尼•拉尔修(罗马人,最早为亚里士多德立传的人)没能够见到这份目录。”
苗先生还说:
“公元后的几个世纪里,罗马帝国战乱频仍、社会腐败,希腊哲学的智慧火花彻底熄灭。”
【何按:也就是说,在安德罗之后到公元1000年的一千年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全部丧失,连一份目录都没有人见过。所以整个欧洲根本没人知道什么亚里士多德。这也就是欧洲人曾经所说的“千年黑暗中世纪时期”。】
但是据说,在罗马帝国被日耳曼、高卢蛮族灭亡之后,欧洲陷入黑暗时期。但是不知何以然,亚里士多德著作全部手稿竟然从罗马(?)传到了中东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拜占庭人手中而得以继续保存。
中世纪后期,是阿拉伯人带给欧洲以智慧的光明,包括把亚里士多德著作重新带给欧洲。
【亚里士多德著作的重新失而复得】
苗力田先生说:
“12世纪之后,欧洲人通过伊比利亚的阿拉伯哲学家阿维洛依(Averroes)重新见到了亚里士多德著作,并从希伯来语转译为拉丁语。
大约在1255到1278年,绝大部分的亚里士多德著作(欧洲)已有了拉丁文本。
这一时期佛兰德翻译家莫依贝克(Moerbecke)编撰了亚里士多德全集拉丁文本,其中一半是从阿拉伯文转译过来的。
在14世纪末年,出版家阿尔杜斯•曼努修(Aldus Manutius)出版了几乎是全部的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希腊本文。”
【何按:据此,13世纪以后,欧洲人通过阿拉伯人重新知道了亚里士多德的存在,看到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
苗立田先生是一位卓越的翻译家,毕生从事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研究与翻译,作为希腊哲学和亚里士多德专家,其地位国内无人可及。
以上他讲述的亚里士多德著作的五次毁亡又多次死而复生的神奇故事,是他追究考证亚里士多德全部著作版本学来历的研究成果。
苗先生诚实地告诉了人们,——亚里士多德著作是何时何年何月消失的,又是如何通过阿拉伯人而重新被欧洲人认知的。
因此现在西式史全真教所有那些关于亚里士多德著作如何伟大,如何照耀欧洲自古以来文明的说辞通通是欺人之谈的鬼话,在历史事实面前,原形毕露。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问老亚先生当年写这些著作需要多少羊皮牛皮莎草纸和泥巴板板。事实上这个问题根永远无法拎清,因为不仅亚里士多德本人写作需要羊皮等等,还有多少次被人抄写,还有多少次失而复得呢?那么多抄书者包括阿拉伯人,难道不需要羊皮等等吗?谁知道总量需要多少羊皮牛皮芦苇草席和黄泥巴板板呢?
然而,我这个痴呆老家伙心头盘旋的一系列最愚蠢疑问是,——众所周知,无论100年还是1000年的全部失踪时间,可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
那么,那些现在被西史全真教尊奉膜拜顶礼,认为全部是亚里士多德原创的伟大著作,——不管是写在牛皮还是羊皮还在芦苇草席身上,真的存在过吗?真的还是原汁原味的原著吗?
以至于,这个曾经不断在历史中玩失踪动不动就是100年以至1000年的伟大圣人亚里士多德,真的在历史中存在过吗?
既然亚里士多德后来的一切完本都是来自阿拉伯地区,那么一直以来到现在,为什么很少听到阿拉伯人主动谈论这位大学者大宗师大圣人呢?
先知从来没有提及过圣人异教徒亚里士多德。但是据说先知说过,要寻找智慧吗,那么就去寻找,——哪怕智慧远在中国!
景盛配资-景盛配资官网-配资平台股票-威海期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