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21日,“肿瘤康复,赢在整合”——2025CACA肿瘤整合康复大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肿瘤学界的顶尖专家学者及肿瘤患者齐聚珠江之畔,旨在推广肿瘤康复前沿理念、创新技术,为肿瘤患者提供涵盖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本次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委员会、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同主办,中国抗癌协会各康复专委会共同承办。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亚洲肿瘤学会主席、世界整合肿瘤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民营医院和卫生社团组织联合党委专职副书记邓林峰,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院长尹芝南,暨南大学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陈填烽,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郭军、院长郑小飞、副院长赵建夫出席开幕仪式,仪式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郭军主持。
开幕式上,樊代明院士为大会带来了致辞和《整合健康学》的精彩报告,他表示:本次肿瘤整合康复大会聚焦“肿瘤康复,赢在整合”,期望学界能够通过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环境学等全面系统认识人和人体,走向整合医学时代,亦整合健康学时代。
邓林峰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广东牢固树立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本次会议的召开,为肿瘤整合康复业界提供了学习交流的难得机会。未来将不断完善康复服务体系,推动资源整合,促进多学科协作。
郑小飞在致辞中表示:为推动“防筛诊治康”肿瘤全程管理体系建设,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紧跟健康中国战略、落实科技创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部署,围绕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持续发力。未来也将不断为抗癌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项目启动:号角吹响,启航整合新征程
随后,大会举行“中国抗癌协会康复组织委员会成立仪式”、“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学科赋能专项启动仪式”、“知行·循证医学——CACA指南康复践行系列论坛及专家访谈启动仪式”,项目启动环节由中国抗癌协会前列腺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主任赵建夫主持。
主旨报告环节,高屋建瓴,擘画整合康复经纬。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院士作《靶向肿瘤药物递送纳米技术》的主旨报告,分享纳米药物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和最新进展。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院长尹芝南教授作《异体gammadelta T 细胞在抗衰中的作用》的主旨报告,分享了异体γδ T细胞在抗肿瘤治疗中的新发现。暨南大学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陈填烽教授作《基于微量元素纳米硒的肿瘤临床康复与治疗转化研究》的主旨报告,介绍了纳米硒在肿瘤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包括其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
大会主旨报告精彩纷呈,此外师建国教授、田艳涛教授、应杰儿教授、徐克成教授分别就如何做一个“健康的肿瘤病人”、整合理念下的肿瘤科普等议题作报告,展现了整合医学在肿瘤诊疗中的多元化应用。主委沙龙环节,六位专家围绕“什么是整合医学?谁来指导整合医学?如何去执行整合医学“展开了深入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整合医学理念不仅关注疾病本身,更注重患者的整体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整合医学的实施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包括临床医生、康复专家、心理医生、营养师等,同时需要患者自身的配合和共同努力。让大家对于肿瘤整合康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整合思维,探索肿瘤康复新法
作为大会的重要分会场之一,前列腺肿瘤整合康复专分会场于7月20日下午举行,聚焦前列腺癌的全程管理,从早期诊断到康复干预,呈现了多学科整合的最新实践。华兴、唐勇、徐鹰、俞思明、陈征、邓丽娟、谭华、吴霖等专家与学者分别作主题发言,从精准检测到早期干预的诊断突破到从机制研究到临床转化的治疗创新,再到康复整合——从药物到生活方式的科学管理,会议内容精彩纷呈。
分会场总结发言中,赵建夫指出肿瘤的整合康复是不只基础与临床的整合,是技术落地的挑战,更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协作:需建立泌尿外科、肿瘤科、康复科、心理科的多学科团队,覆盖从确诊到生存期的全周期管理。
前列腺肿瘤整合康复分会场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前列腺癌领域的科研实力,更凸显了“整合医学”在破解临床难题中的独特价值——通过打破学科壁垒,让前沿研究真正服务于患者获益。
供稿部门:放疗科
初审:陈文慧
审核:罗志权
审定发布:王昊
景盛配资-景盛配资官网-配资平台股票-威海期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