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渚荷韵
张文彬
盛夏的惠州,总是在不经意间就被荷花的清香所萦绕。而丰渚园,便是这荷花香韵最为浓郁的一处所在,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惠州西湖的平湖之畔,见证着惠州与荷花千年的缘分。
走进丰渚园,仿佛踏入了一个荷花的王国。园内种植着江溪红莲、中山红台、冬荷傲霜等众多品种的荷花,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那满池的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微风拂过,荷叶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故事。荷花在荷叶间亭亭玉立,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含苞待放,像羞涩的少女,涨红了脸;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宛如优雅的仙子,在微风中翩翩起舞。红的荷花似火,粉的荷花如霞,白的荷花像雪,它们与周围的亭台楼阁、假山奇石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惠州与荷花的缘分,由来已久。早在宋代,苏东坡就曾写下“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的诗句,而江逢辰,这位晚清进士,也与惠州的荷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江逢辰是惠州人,他深受张之洞的赏识,曾是张之洞的幕僚,还和梁启超是同学、好友。甲午战争刚起,大小官员吓得各自逃窜,江逢辰却坚守在岗位上,忧国忧民,以致咯血。1900年,母亲生病,江逢辰辞去官职,守候在母亲身边。母亲病逝后,他为母守孝,最终因过分思念母亲,不幸病逝,年仅39岁。故此,他被世人尊称为“江孝子”,惠州人将当时的丰渚亭改建为“江孝子亭”,在亭边种满了荷花,因此这个亭子也被称为“荷花亭”。
如今,荷花亭依然伫立在丰渚园中,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亭子的飞檐斗拱,古色古香,仿佛在诉说着江逢辰的故事。每年荷花节期间,游客们纷纷前来观赏荷花,同时也被江逢辰的孝子故事所感动。他们在这里,不仅欣赏到了荷花的美丽,更感受到了惠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孝道精神。
荷花,是惠州的象征,它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表,更有着高尚的品质。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象征着惠州人民的纯洁和高尚。而江逢辰的故事,更是让荷花亭成为了惠州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
在丰渚园的荷花节上,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荷花,还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感受惠州的风土人情。孩子们在荷塘边嬉戏玩耍,大人们则在亭子里品茶聊天,享受着夏日的悠闲时光。荷花的清香,伴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弥漫在整个园区。
惠州与荷花的缘分,如同这丰渚园的荷花一样,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它们相互交融,相互辉映,成为了惠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江逢辰的故事,更是让荷花亭成为了惠州的一座精神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惠州人,传承和弘扬孝道精神,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惠州而努力奋斗。
来源:惠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转载请注明。
景盛配资-景盛配资官网-配资平台股票-威海期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