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正是调养气血的好时机。气血足,人则神采奕奕、活力满满;气血亏,便面色萎黄、精神不济。中医向来注重气血调养,以下这些夏日养气血的方法,助你悄然间焕发出健康光彩。
晒太阳是夏日养气血的“天然良方”。古人将晒太阳称作“天灸”,认为其能以阳补阳,大补元气。中医理论中,头顶的百会穴是诸阳之会,汇聚阳气;后背的督脉统领一身之阳经。上午10点左右,阳光温和且阳气充足,此时重点晒头顶和后背,每次20分钟,可助力阳气升发,让身体充满活力。
睡前做“还阳卧”也是不错的选择。仰卧屈腿,将两脚心相贴成环状,睡前练习10 - 30分钟。这一姿势能疏通下肢经络,使气血归藏于肾。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气血归肾可滋养脏腑,为次日积蓄满满的能量。
夏日休闲时,少刷短视频对养气血有益。中医讲“久视伤血”,过度用眼会消耗肝血。不妨遵循“20 - 20 - 20原则”,即每用眼20分钟,就向约20英尺(6米)外的远处眺望至少20秒,同时多转眼球、刮刮眼眶,这样可疏肝理气,让肝血充足,眼睛得到滋养。
饮食方面,别把水果当饭吃。水果多性凉,过量食用会损伤脾胃阳气,可将其蒸熟后食用以减少寒性。烧烤、油炸食物难消化,常食会阻碍气血生化,偶尔解馋即可。吃饭时,干饭速度要降下来,细嚼慢咽,让食物充分咀嚼,脾胃才能更好地腐熟运化,化为气血。
此外,23点前入睡至关重要。“人卧血归于肝”,子时(23:00 - 1:00)肝经当令,此时入睡,肝血得养,身体得以修复。每晚泡泡脚,水温不超过40℃,泡20分钟左右至微出汗,可促进气血运行,温暖全身,驱散寒邪。再坚持运动,如跑步、八段锦等,激发阳气,促进气血流通。晨起梳头50 - 100下,刺激头部穴位,通达阳气、疏通气血,常拍小腿外侧调理脾胃,让气血生化有源。
景盛配资-景盛配资官网-配资平台股票-威海期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